现在所有的百姓基本上都相信了秦越。有的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!秦越还说这些粮食,都会送给当地的农民。一时间,百姓们别提有多么感激。富阳县郡守还有余杭郡守也混在人群中。两人相互对视,纷纷露出惊讶神色。刚一开始,他们还以为秦越是来游玩的。毕竟长安有很多世家大族,那些纨绔子弟经常南下游玩。这帮家伙,最喜欢高谈阔论。他们觉得秦越这么有钱,身份如此高贵,根本就不会种植粮食。刚一开始,这两个郡守脑子里面想的都是怎么把这个瘟神伺候好了,让他赶紧离开杭州。但是,结果完全相反。秦越竟然真的带来了高产农作物,关键每亩地高产三十五石!他还扬言说,一年能够三熟。郡守想到这里,呼吸都变得急促。整个杭州现在有两万多户人口,其中只有一半的人能够勉强吃饱。关键还是喝稀粥!如果大量种植这新稻米,恐怕只需要半年的时间,整个杭州的百姓都能够吃饱肚子。想到这里,郡守看着秦越满眼都是敬佩。之前,毕竟是皇上发的命令,他肯定不敢对秦越有半点不敬。现在他是完全心服口服!这可是造福百姓的好东西!能够让很多人活命!这样的功劳,足以流传千古!大概过了一个时辰,庄家这才收割完。所有农民一起干活,效率自然高,粮食很快就堆成了小山。秦越对着百姓说道,“现在粮食已经收割完毕,你们也都在这里,我就省得跑一趟送到你们手中了。”“每家每户拿上一袋,回家去种吧。”“那些没来的人,你们帮忙捎上,我就不去送了。”百姓们听到这话,一个个欢呼雀跃的大叫。这个时候,有人开口问道:“还不知贵人大名。”这个问题一出,所有百姓也是连忙询问。秦越笑着回应,“不用知道我的名字,以后这水稻就叫做越稻吧!”百姓们纷纷念叨着,“越稻,真是个好名字。”很快很多人就联想到秦路和越薯,难道是同一个人?既然如此的话,曲辕犁肯定也是这位高人发明的。想到这里,百姓们看向秦越的眼神就和看向神明一般。秦越又继续嘱咐着,“第一次种植,一亩地不要超过三斗。”“插秧的空隙间隔大一些。”秦越说的很详细,毕竟这是古代,很多人根本就不懂得如何种地。富阳县在南方一带,土地还算肥沃,但是和现代相比,依旧相差甚远。秦越已经告诉过百姓怎么增加肥力,只是时间有限,土壤结构依旧很难改变。因此,他决定宁可收成少一些,也得保住粮食。“你们种植越稻的时候如果有什么不懂的,直接去问老杨吧。”老杨就是之前和秦越一起种植的那个老头。老杨听到吩咐,喜笑颜开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