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至高无上,皇帝富有四海。所谓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这天下都是皇帝的,怎么也不会穷吧?
尽管历史上有个穷死的崇祯帝,但那是他不够狠。大明的官员权贵、商贾士绅都富得流油,唯独他穷,唯独朝廷穷,不是他的原因是什么?
但要说皇帝真的有花不完的金山银山,也不是特别准确。要说皇帝能够自由动用的钱财,那也只能是内帑,也就是私房钱。
如果不是穷奢极欲,只是正常花销的话,内帑是足够的。而且,通常是能够不断递增,不断积蓄的。
比如万历,有贪财之名,可却给子孙留下了一千多万两,足够木匠皇帝糟害的。可到了崇祯时,就所剩无几了。
所以,皇帝想的不是给子孙留下多少钱财供其享受,而是把内帑投资出去,赚取更大收益的同时,也加快大明帝国的振作崛起。
比如平辽债,比如建辽债,还有海商集团在婆罗洲的立基拓展,都有皇帝的投资。
而象英子家所能得到的赊羊赊马等待遇,也都有皇帝投资的钱财,有皇帝所尽的心力。
这还不算,皇帝还从宗藩权贵手中拉到了投资,说成入股也行,投入到国计民生和开疆拓土的多个方面。
凭皇帝的眼光,投资应该是稳赚不赔的。即便是赔了,谁还敢向皇帝讨债不成?
“追加投资嘛?还是就把这钱白给朕了。”皇帝抿了下嘴角,把福王的奏疏放到了一旁。
福王买老娘的五十万银子,确实为皇帝的平辽大业做出了贡献。当时出钱的数个藩王,皇帝也没苛待,在皇家作坊都给了股份。
玻璃、玻璃镜子、香水、香皂、肥皂等商品在市场上日渐畅销,主要是出口居多,玻璃镜子、香水、香皂更是暴利。
所以,皇帝在平辽之后,眼看资金宽松,便给入股的藩王分红。可福王挺有意思,呈上奏疏谦谢,既不要分红,也不抽股金。
想来,福王当初拿钱,虽然皇帝说了集资入股的意思,他也没当真,就当是献给皇帝,既接回老娘,又得个平安。
对于宗藩,特别是藩王,皇帝一直想把朝廷的负担减下去,但让藩王自食其力,显然比普通的宗藩难度更大。
可如果换一种思维,让藩王“自食其力”倒也不是幻想。那就是以钱生钱,用投资收益来作为现在朝廷发放的俸禄。
说得简单一些,就是类似于后世的基金,或者象诺贝尔奖的运作模式,定义就是“理财”。
诺贝尔奖刚开始时是三千多万,可通过理财投资,发放了一百多年,还能继续下去,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。
藩王有没有钱,那不是个问题。可钱财都堆在库房、深窖中,一点升值都没有。无论如何,皇帝都觉得是种浪费。
尽管现在投资理财的项目不多,连吃银行利息都不可得。但开疆拓土,对外掠夺,同样充满了机会,也是暴利。
西夷的很多海盗,或者叫私掠船,都有各自皇家的投资。皇帝既知道这些,自然想着进行下变通,把藩王,甚至是宗藩权贵的钱财拿过来,进行有效的利用。
人赚钱,累死人;钱生钱,很轻松。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入赘豪门 小说风云世代 甜蜜宠婚:总裁,温柔点 弃胥如龙 钢铁城市 秦三宝陆婉凝 大佬的小祖宗又凶残了 绝品人生 我废柴真千金,会亿点玄学怎么了小说 豪婿 重生之仙帝下凡(仙帝姐夫不能惹) 上门狂婿 第二人生 华丽逆袭 系统叫我薅羊毛 绝品废婿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林楚乔 重生白手起家 璀璨人生 华丽逆袭